这部大满贯获奖影片,把“双男主”用到了极致

佚名电影资讯人气:1873时间:2025-05-04 12:05:02

2025年5月4日刊| 总第3956期

五一节前,美术片长安三万里获得20届中国电影华表优秀影片,完成包揽20届中国动漫金龙奖36届金鸡奖最佳美术片37百花优秀影的大满贯。

长安三万里的品质,来自精良的制作,更来自对题材独到精准的处理方式。这部影片的成功,对传统文化作品的开发,特别是人物传记类电影的创作都有重要启示意义。

历来,人物传记类电影的情节设计主要有三种:“纵观平生”格局宏大,例如《末代皇帝》《甘地传》《莫扎特》《奥本海默》《董存瑞》《南海十三郎》;

“截取片段”则力求以一事见一人,《国王的演讲》《至暗时刻》《林肯》《模仿游戏》《林则徐》《焦裕禄》《阮玲玉》都是成功作品。

第三种是以主人公为“车轴”,把事件像辐条一样组织起来。这种题材处理方式,格调更为“文艺”,观影小有门槛,例如近年的《革命者》。

早些年《陈毅市长》的选材,则可视作主人公“上海行政片段”及不同领域多角度事件结合。

《长安三万里》并非经典格式的传记电影,它用男一号高适的视角讲述男二号李白的一生,纵向贯通其人生代表性片段。不管是主观视角还是全知视角,双男主关系的设置有些像爱情片的传统手法。

爱情片,自然要写灵魂与肉体的双向奔赴。请问《甜蜜蜜》《不见不散》《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当哈里遇见萨莉》《魂断蓝桥》有什么共同特点?无论人生目标和婚恋观变与不变,一对男女每次见面主人公的生活状态都有所改变。

根据茨威格小说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少女时代的“徐静蕾”爱上作家邻居姜文年后重逢她已长大作家不记得她了。她以为爱热烈绽放了,还因此有了孩子。但作家只是把二人共处的几天,当成又一次掠过闲花野草。

十一年后再次单方面重逢,作家的仆人认出她来,作家依然不记得她。后来孩子死,她也死了。去世前寄出了给作家的信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我爱你与你无关”。

《长安三万里》在高适与李白交往的八个回合,二人友情不变,建功立业目标不变。但每次见面,李白和高适都作出了不同选择。

二人洞庭比武初见,从江夏到长安李白行卷被拒,题诗不成;高适因无人引见只能在王宅“卖武”,并结识杜甫。

第二回合发生在扬州,极写李白豪放不羁,抢舞妓、洒金玉;高李二人观裴舞剑。高适比武失败,认识到自己武功欠佳,但已不再口吃,人物有进步,分手时李白寄语:“高三十五,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那一日”。

第三回合是李白来到高适“修练”的梁园,二人再次相朴梁园兴叹。为了入赘的人生大事,二人再次来到江夏渡口问孟浩然一场用文戏武唱的方式,既在视觉上调节节奏,又将人物心理外化,可谓匠心与妙趣并存。

第四个回合适已投军蓟北,感到失落题诗抒怀。文艺的小腔调刚起不久,衣袍引来追杀,悬念和压迫感骤起。此时影片已至中场,子仪横空出世喝退追兵,也将前三回合高李二人较为封闭的关系“破了”。随后,高李联手,刀下救郭。这个回合最大的变化是,第一次为人生定了时间目标。他的人物弧光比高适出发慢,交相辉应。

笔者一向认为只会复述剧情的影评不是好影评,况且《长安三万里》是一部现象级作品,看过的读者不在少数。所以不再展开二人价值观变化的第五回合,《将近酒》华彩乐章的第六回合和第七回合过场戏。

全片高潮段落转换了潼关、扬州、江夏、剑南多个场景,已呼应了前文,营造物是人非的氛围,又强化了节奏。通过高适潼关抗敌、升迁平叛和李白选错道路兵败被俘、生死未卜的对比,给出了没有人生规划的李白在世俗中失败的“假结局”。

场景从讲述闪回转到了开篇吐蕃大军压境的时空,从未懈怠的高适扮猪吃老虎,转对手程公公为伙伴大破吐蕃(并呼应“导师”李白传授予相扑之道对他的影响)迎来人生高光时刻。事了拂衣而去,并得知李白被赦免的大结局,双重价值正向的结尾满足了观众的离场情绪。

《长安三万里》以高适写李白双男主的设置,最大限度有利于人物塑造。片中李白天纵奇才为人洒脱难以入世诗名万古高适资质不高目标坚定,以长期主义迎来大器晚成

不光河南人民、许多影迷也要问:为什么不写李白与杜甫二人的友情不是更深长吗?电影选材,要的是于史有据于戏有利。如弃高适而就杜甫,《长安三万里》肯定不会是这样文武兼备,少了“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多了“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郭子仪的空城记”这样的闪光点恐怕也用不上了。

用男一号高适的视角讲述男二号李白的一生,让影片主题正向意义现代以往戏曲舞台中李白,如截取片段的《太白醉写》,虽是主人公的高光时刻,并非李白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如纵观李白生平,则结局向下“其人虽又殁 但有后世名”难有好的离场感不符合多数观众审美趣味,票房和影响肯定不是今天的局面。

此外,双主角的设置既写男性友谊,又进行了人生对比,在歌颂友情的同时接入现实,即:观众没有李白那样的天才,但可以像高适那样努力。且高潮通杀收尾有力“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高适夺回云山城为严武获胜布局,让《长安三万里》在视觉、故事、心理都得到释放并升华价值

高适贯穿全片,整体感强。开场吐蕃重兵压境树立整体悬念,高适讲述的李白虽是吉光片羽,却与高适形成强烈对比。这是直接写李白,用第一称和全知视点难以取代的。而且高适经历的历史跨度也带出了不同的人生况味

选择高适与李白并列男主,更关照了盛唐崇文尚武时代风尚,以及当下以入世代出世的深情召唤。李白、高适在课本里是诗人,《长安三万里》的人物定位让人耳目一

二人几次相扑胜败对比,和高家枪首尾呼应强化动作线索;本片视觉节奏营造出色,不再赘述;战争戏不事铺张(也节省了制作成本),高潮场面交足功课

可以说,人物设置和切入角度创新,为《长安三万里》注入源头活水,加上高完成度,让影片包揽大奖实至名归。

文/华明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19 MYTHEME.CN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首页

电影

连续剧

综艺

动漫

短剧